本报记者 卢建波 《功甫帖》事件进展 2013年9月19日 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买下苏轼《功甫帖》 2013年12月21日 上海博物院单国霖、钟银兰、凌利中三位研究员质疑拍卖本《功甫帖》为伪本 2013年12月22日 苏富比发表声明,坚持《功甫帖》为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作品真迹原件 2013年12月23日 刘益谦发表声明,称结论出来以前自己愿意保持中立,敦促相关学术报告早日公布 2013年12月26日 刘益谦再次发表声明,抛出三大困惑求教于上海博物馆 2014年1月1日 上海博物院3位研究员发表研究文章,详解为何《功甫帖》系伪作 2014年1月2日 刘益谦三度发表声明,呼吁让学术争论回归理性 2014年1月3日 苏富比再次坚持《功甫帖》是苏轼的真迹,并称将于十天内作出正式回应 2014年1月6日 书画鉴定专家朱绍良发表声明称,坚持认为拍品《功甫帖》为真迹,并愿意接手购藏 2013年9月19日,中国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精品”专场拍卖会上,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买下苏轼《功甫帖》,并计划今年在上海他创办的龙美术馆展出。按理说,中国买家花巨资买下流失海外的《功甫帖》不仅是中国藏家刘益谦的荣耀,更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感到自豪。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刘益谦买下的这件《功甫帖》可能是一件“双钩廓填”的伪本。 上博掀起真伪风波 《功甫帖》的真伪风波,还得从2013年12月21日说起。 2013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院书画研究部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向媒体透露,他们对利用“双钩廓填”之法制造赝品的画史现象进行了深入考证和研究,并以晚清李佐贤《书画鉴影》中著录的《苏米翰札合册》中的苏轼《刘锡敕》、《功甫帖》两件伪本作为重点案例典型,质疑刘益谦买下的《功甫帖》为晚清时期民间作伪的伪本。 《功甫帖》为伪本的消息一出,可以说将知名拍卖行苏富比和藏家刘益谦都推到了十分尴尬境地。为此,2013年12月22日,苏富比立即发表声明,坚持《功甫帖》为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作品真迹原件,并称将成立特别小组,邀请全球中国书画权威鉴定专家“会诊”。紧接着, 2013年12月23日藏家刘益谦发表声明称,在竞拍该作品之前曾请专家做过鉴定,并无真伪之疑。另外,结论出来以前自己愿意保持中立,敦促相关学术报告早日公布,并三次提到对于上海博物馆的感谢。12月26日,刘益谦再次发表声明,抛出三大困惑求教于上海博物院。 2014年1月1日,上海博物院书画研究部单国霖、钟银兰、凌利中3位研究员署名的两篇长达14000余字的研究文章正式发表在专业媒体《中国文物报》上,详解为何苏富比拍卖的《功甫帖》系伪作。 不过在上海博物院详解《功甫帖》系伪作之后,1月2日刘益谦又发表声明,呼吁让学术争论回归理性,同时指出研究文章是以3位研究员个人名义发表的,而且观点不尽相同、内容相互矛盾。1月3日,苏富比也再次坚持《功甫帖》是苏轼的真迹,并称将于十天内作出正式回应,同时保留所有法律追究权利。 而就在此时,关于《功甫帖》真伪纷争一事又继续发酵。1月6日,著名书画收藏家朱绍良发表声明称,他坚持认为苏富比拍品《功甫帖》为真迹,并说如果刘益谦想要放弃《功甫帖》,他愿意接手购藏。面对第三者公开出来说真伪的事情,就连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也坦言,他以前没遇到过此类“转折”。 真伪究竟谁说了算 记者发现,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功甫帖》真伪之争当事几方还没有拿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不过这一事件却在整个收藏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古代书画真伪究竟是谁说了算”的大讨论。 实际上,收藏界关于古代书画真伪之争历来都不鲜见,即便是在鉴定大家之间,看法也不尽相同,见仁见智。既然如此,为何《功甫帖》真伪之争却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呢?四川省通庆文化收藏品鉴定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清表示,主要是涉事几方一个是国际知名拍卖行苏富比;一个是国内的“收藏大鳄”刘益谦;一个是国有的文博机构,因为按规定,国有文博机构是不能在媒体上质疑私人藏品的真伪。 潘保清表示,中国古代书画真伪鉴定是非常复杂的专业问题,在专业内范围内进行各种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学术界对《功甫帖》的真伪一直以来都有争论,而这次上海博物院把意见公开,却使各方意见冲突明朗化了。虽然看似一件好事,但古代书画鉴定很复杂的,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上海博物院两篇长达14000余字的研究文章发表之后,涉事几方都不能接受的真正原因。 潘保清告诉记者,古代艺术品的鉴定,既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目前古玩艺术品的鉴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基本上都是靠目鉴,即靠的是眼力。就算每个鉴定专家都讲良心说实话,但每个鉴定专家的水平不尽相同,眼力也有高下之分,这就造成了即便是同一件藏品,专家也会作出截然不同的鉴定结果,这也是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上,中国古代书画鉴定鲜有盖棺论定的声音出现的主要原因。 潘保清说,虽然古代书画鉴定很复杂,但也不要把古代书画想得太复杂了,并不是每件古代书画都不能买。人们之所以对《功甫帖》真伪一事很感兴趣,是因为目前国内正常的学术氛围没有形成,很多人还不愿意把争议搬到桌面上来讨论。相信这件事在收藏界只是一个个案,最终也会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案,并不会对整个收藏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也不会打击藏家对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热情。(卢建波)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金融投资报)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