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成 央视有条报道不知道您看到没有,说是中国现在玩收藏的有大约7000万人,都是玩嘛的人家没说,只是听大玩家马未都说过,这个数字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天呢,如果这个数字是真实的,那可真的要恭喜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了!你想想,玩收藏的都是些什么人啊,换句话说,都是些什么人在玩收藏呢?那得有钱有闲有心机啊,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的耍得起的营生吗?不是啊,您别看着人家像是在玩,其实可没那么简单,玩也是需要资本和实力的。奥运会您听说了吧,咱国家现在正在忙乎这事,可您知道那些眼花缭乱的所谓的运动项目最初都是由谁先耍起来的吗?说出来您可别自卑,几乎没有一样是最初起源于我国的,包括我们家喻户晓的篮球排球羽毛球,这些都是当初经济最发达甚至称霸世界的英美等发达国家玩出来的,听清楚没有,最初就是为了玩,为了开心,现在很多西方国家还把奥运会称之为狂欢节,很少谈论金牌银牌什么的。 现在的收藏也是这样,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到达一定水平之后对文化生活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需求,换句话说也是玩。那为什么说要恭喜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呢?你想想,人怎么会想到去玩?而且还要玩古董?不就是钱烧的呗,不就是心静了呗,不就是肚子里墨水多了点呗,不就是,算了,还用多说吗?一个国家,有钱有闲有文化的人与日俱增,他想不和谐都难,你说还不应该恭喜我们的国家吗?不过,这话还得说回来,玩的人与日俱增,可真正的老东西好玩意就那么几件,不要说增加,能不减少就算我们烧高香了,你就说这次大地震吧,得有多少好玩意灰飞烟灭啊!百姓捶胸顿足,藏家欲哭无泪,可你有什么办法?就打没有天灾人祸,我们那几件屈指可数的好东西怎么会满足数以千万计的藏家呢?元青花听说过没有,专家进行过反复考证,全国也不超过三百件,且大部分都分布在省以上政府的博物馆里,怎么会在每个大中城市都能看到他在地摊上呢?还有,齐白石老人可算是个高产画家吧,可他一生也就是画了三万多张,除去珍藏在官方博物馆里的和散失海外的,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能有几幅?这样一说,我们的答案就出来了:您手里的那些所谓的好东西,绝大部分是假的!也许您会说,您放什么狗屁啊,我手里有鉴定证书,有国家顶级权威的鉴定,还有当年的人证,而且是从国家著名的拍卖公司拍得的,怎么会是假的?呵呵,不要生气,喝杯茶去去火,我下面还有话说—— 大师也是"忽悠不商量"! 先说一句,咱对大师们的敬仰绝对虔诚,您可别看了标题就"主题先行",之所以不给大师二字加引号,就是为了区别某种含义。咱这里要说的,是大师们如何因为自己的度量和善良让后来者如坠五里雾中。我们现在经常听说有那个著名的书画家因被人冒名而对薄公堂,或者当面戳穿造假者与拍卖公司联合打造的虚假场面,比较热闹的当然非画坛巨匠吴冠中莫属!老先生曾不止一次的发表声明甚至敢于丝毫不加掩饰地出来作证:此画非我所做!老先生的精神固然可嘉,可,毕竟已至风烛残年,面对如此巨大的书画市场和还将继续并可能永远生存下去的众多拍卖公司,您说得过来吗?再说了,像吴老先生这样敢于仗义执言甚至"出庭作证"的知名画家毕竟不多,一是因为精力所限,在庞大的书画市场和众多的拍卖公司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二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内的"潜规则"并没有赋予画家这种权利和权威,换句话说,你的话不足为凭!更让人真假难辨的是,很多书画家出于另外一种考量,往往对造假者抱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甚至承认某些作品是自己的真迹。启功老大家都知道,那可是我们国家数一数二的国宝级大师,不但集诗书画和文物鉴定于一身,而且还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国学专家,他对历代作品特征、作者风格了然于心,本就见识卓异,再加老先生丰富的文物知识和文史修养,赝品绝对逃不过他的眼光。可就是这样一位顶级大师,很多情况下都对造假者抱以同情和忍让的态度。有一次,有人来告诉他说,有一家画廊挂了很多您的书法作品,您去看看吧。先生本不想去,看人家好心,就起身去了,一件一件仔细看过之后,老先生不但没当面指出人家造假,还一个劲的说好好好,回来后又有人逼,说好什么呢,到底是真的假的?老先生这时候仍没有指责什么,只简单说了一句:比我写得好。您听听,尽管他把"鉴定结果"给您说了,可到了也没说一个"假"字!后来老先生还对他的学生说,人家用我的名字写字,是看得起我,再者说了,他一定是生活困难缺钱,他要是找我来借钱,我不是也得给他吗?他还撰文说,古时候的大书画家文征明唐寅做得就很好,他们在听说有人伪造他们的书画作品时,不但不恼怒,还愿意在那些赝品上题字,说这样可以让这些造假者多卖几个钱,让这些穷朋友多维持一段生活。您听这些故事什么感觉?大师就是大师,境界啊!忽然就想起吴昌硕,这可也是位国宝级大师,他作画时有个习惯,画完后就先去睡觉,睡醒以后再起来题款钦印,他有个高徒叫赵云壑,总是趁他睡觉时很快就临摹一幅出来,然后把真迹藏起来据为己有,老先生睡醒以后就开始在赝品上题款钦印,对刚刚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至于后来有人说那是老先生大恩大德就无从考证了。所以啊,您手里那幅题款很逼真的吴昌硕作品可未必是真的,而那幅被人鉴定说题款不对的或无题款的,可一定要放好啊! 鉴定证书就是一张废纸啊! 看电视上的收藏节目或者参加什么赛宝大会,最炙手可热的词汇就是"鉴定证书"了。好像不管是什么玩意,只要拿到专家的鉴定证书,藏品就算是进了百宝箱保险柜甚至是"魔柜",相信他的价值从此就会芝麻开花。哥们啊,您那里知道,这些所谓的鉴定证书一旦到了法庭上就是废纸一张啊!不但屁用不顶,甚至连基本的证据作用都不具备。您知不知道,我国目前还没有批准一个权威的民间鉴定机构,并且国家还规定,所有从事文物鉴定的人,必须通过国家举办的每年一次的文物鉴定资格考核,这个考核的难度非常大,每年能够过关的也就十人左右,照这样说来,那些天天飞来飞去的所谓的权威专家到底都是些什么?我们怎么能对他们的"说三道四"深信不疑?前几天看北京台王刚主持的一档收藏节目,动不动就把藏家搞得眼泪汪汪的,因为那些藏家深爱的藏品一旦被现场的专家确认是赝品就要被什么"护宝锤"当场砸碎。我很喜欢王刚在影视剧中饰演的角色,也很喜欢北京台的节目,但这档除外。收藏是干什么的?说到底就是一个开心,就是玩,你把玩的事搞得凄凄惨惨的,有意思吗?我还真是佩服那些现场专家的自信,你怎么就那么相信自己的眼力?医生也好,律师也好,不管他多么高明和伟大,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为自己即将开始的行为打包票。还有,我们常常听到一些鉴定专家说,谁谁谁那东西一拿出来我就觉得不对,不用再往下细看,一看款就明白错了。我就纳闷,您明白什么?这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吴昌硕,款不对可不说明东西不对啊!所以我们就不明白,鉴定家的胆量怎么就异乎寻常?法律严不严?可又怎么样,同样一个案件,在这个高院被判无期的,竟会在另外一个高院被当庭释放,你说谁是对的?其实啊,很多情况下,专家的胆量都是我们这些藏家给抬举出来的,或者说是给迷信出来的,进一步说就是我们自己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利令智昏的心态给折腾出来的!如果我们收藏不纯粹是为了钱,就是玩,开心,或者说是为了做研究,那你还过分在乎他的真假干什么?真的怎么样,假的又怎么样,您看着开心就成!好好的一个碗,就因为不是真的就得当场砸碎啊,那你去故宫看看,唐宋元明清流传下来的那些所谓的名画有几件是真迹,《兰亭序》是真的么?《韩熙载夜宴图》是真的么?《虢国夫人游春图》是真迹么?《快雪晴时帖》是真迹么?都不是,可他照样是国宝,你去烧烧试试! "潜规则"也是规则啊! 潜规则是什么?是让您说不清道不明又不得不去认真遵守的行规啊!收藏界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有自己的行规,也有潜则,只是有很多地方和其他行业不一样。比如,你在百货商店买东西,人家很爽快地就答应您包退包换,有些商品出门十天半个月了,回头一说不要了人家还认。这些个潜规则在收藏界可行不通,您不事先搞搞明白可有的亏吃。收藏界的规矩是出门就不说事,真的假的你就得认!也许有人说了,还反了不成,卖假东西还不允许人家吱声?得,您外了不是!这字画古董怎么能和其他商品相提并论呢?出门您把我的真玩意给调换了,我怎么办?再说了,是真是假您说了算吗?跟我比,您还差一大截呢!不要说小小画廊,就是国际著名的拍卖公司,您把东西买走半个月又回头说东西有假,你看人家怎么说!美国法律早有规定,如果卖家不是有意欺骗,而且他对作品的真实了解就是真迹,你又举不出他明知是赝品而还故意卖您的证据,法律就对他不予追究!就算后来经过权威鉴定或国家鉴定证明这幅作品确实是假的,法律也把他视为无辜。也许您会说,美国这是什么法律,这不是保护造假者欺负消费者么?其实不是,您等我把话说完,人家美国人还有个习惯,一旦知道某个画廊被确认卖过假画,他的牌子就砸了,所有的人都不会再去消费。那怎么知道呢?美国所有商家的信用记录都可上网查询。所以啊,我们要想减轻或慢慢消除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光发牢骚不行,配合政府慢慢把制度健全才是正题。当然了,个体的素质提高也是关键,这个话题太大,不是小文议论的,打住!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东方网)
相关新闻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