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展览信息 > 正文

上博大展:500余件文物中的上海古文明

盘古收藏网 2014/7/7 10:35:48 【字号 】 【关闭

  虽然上海是个在很多人印象里只有近百年历史的新城,然而考古工作证明,早在 6000 年前,现青浦区淞泽遗址就已出现属于马家浜文化晚期的“上海第一人”。

  为了将可追溯至 6000 年前的考古发现呈现在当代观众面前,上海博物馆的“申城寻踪”大展将三个展厅着实布置了一番。以包括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文明为重点的“文明之光”展厅形似土方,让人感觉身处考古现场;从周朝到清朝的“城镇之路”展厅则是白墙黛瓦的江南市镇样貌;内容相对独立的“古塔遗珍”部分展示的是上海现存 13 座古塔中发现的文物,因而展厅是环形旋转向内参观的,仿佛在塔内向高处攀登。

  虽然上海是个在很多人印象里只有近百年历史的新城,然而考古工作证明,早在 6000 年前,现青浦区淞泽遗址就已出现属于马家浜文化晚期的“上海第一人”。当时,长江三角洲处于发育初期,海水东退,陆地淡水沼泽化,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点。这些上海最早的先民定居于此,开垦土地、种植水稻,饲养家畜,揭开了上海地区文明史的序幕。

  从考古发现的器物来看,淞泽的先民是一群富有创造精神的先驱,他们通过控制空气的流通,改进了制陶工艺,使陶器呈现黑灰两色。他们还发明了许多新的生产工具,如石犁,这种工具平面呈三角形,两边开刃,效率比原先的耜耕提高不少。“不仅如此,淞泽先民还是一群自由、浪漫的艺术创造者”,负责这部分展览的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陈杰说,“他们制造陶器不再是仅仅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还通过造型和装饰体现出制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他们的陶器以生陶器为特色,上面常使用刻划文、剔刻纹和镂孔等作为装饰,有些陶器还分内外两层,内层起到功能作用,外层主要用于装饰。一个纯粹用于装饰的猪陶塑身躯肥圆、嘴部前拱,造型十分可爱,和现在的家猪已经很相似,说明当时的猪已经经过长时间驯化,这也是目前中国已知的最早的驯养家猪的证据。

  铜鎏金阿育王塔

  从西周后期开始到元朝,上海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公元751年,上海第一次成为行政建制所在地——华亭县,元朝又在此设松江府,华亭以北 30 公里的青龙镇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向今人展示着这个繁华市镇的冰山一角。上博考古部主任宋建介绍说,青龙镇的兴废与上海“母亲河”吴淞江的变迁息息相关,它的淤塞萎缩对经济有巨大影响,也因此治理吴淞江是宋元以来最重要的事情。在展览的这一部分,除了古器物之外,还有志丹苑水闸这一水利工程遗址的介绍及连接水闸底石的铁锭榫。水闸的建筑模式完全符合《营造法式》的要求,被认为是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志丹苑水闸位于今普陀区志丹路和延长西路交界处,其建造者是青浦水利专家和画家任仁发,这位元朝官员在 1304 年到 1325 年共在吴淞江支流上建造过 6 座水闸。由于身居要职,任仁发位于青浦的家族墓也有不少宝贝,该墓曾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被盗,但后来追回的随葬品中仍然不乏精品,此次便有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等 16 件器物展出。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涅槃像

  “古塔遗珍”中展出的佛造像,因为全部来自上海本地的古塔,在质量和数量上虽然比不上专门的佛像展,但却牵出了 13 座古塔的脉络。其中兴圣教寺塔、圆应塔、南翔寺砖塔、华严塔、泖塔、云吉禅寺塔、护珠塔和龙华塔或建在寺庙中,或埋藏舍利,或由僧人建成;李塔、法华塔、秀道者塔在地宫和天宫中都藏有佛像和经书;只有万寿塔与佛教无直接关联,是为祝贺皇帝长寿而建。该部分负责人何继英补充说:“但是具体到每一座塔,又有各自独特的功用。比如建于唐朝的泖塔,既是佛塔,又因为矗立在泖湖中的小洲上,建造时便考虑到了导航引渡的功能。”“建塔标灯,以为往来之望”,夜间塔顶高悬明灯,引领船舶航行,也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灯塔。此次展出的泖塔佛像,都是 1996 年修缮时在天宫中发现的。

  家猪陶塑、志丹苑水闸和泖塔,选自展览三部分的这三个宝贝只是“申城寻踪”中有趣的几个侧面;甚至构成整个展览的,来自上海博物馆馆藏以及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借展的 500 余件文物,也只是勾画了上海古代文明的一些侧面,或者为大家提供了想象的起点,至于故事的全貌,还得由器物之外的更多资料去填补。(韩见)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99艺术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