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中国书画 > 正文

朱非:书法艺术的正大气象

盘古收藏网 2015/11/27 17:23:24 【字号 】 【关闭

像绍兴老酒馥郁芳香,回味无穷;像春风拂面舒爽滋润;像久违的朋友与您促膝谈心;像“来自星星有你”,令人神思遐想……

这是观赏朱非先生书法作品给我的感受。

朱非作品

中国书法是门独有的艺术。从殷商的甲骨文到现在所看到的文字,五千年岁月展露无疑。

被誉为中国第一行书“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晚年定居在绍兴山阴,还有虞世南、李邕、陆游、杨维祯、徐渭、赵之谦等等……高手林立,开宗立派,蔚然成风。绍兴乃名闻遐迩的“中国书法之乡”,朱非先生也是绍兴人,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势,这种良好氛围对他书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用“当代书法名家”来形容绝不为过,其书法作品声名远播。先生书法的卓越之处,在于立足传统,精研古法,继承先贤,于碑于帖都取一种歉收并蓄的立场和姿态。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能够专心研习楷书者并不多见,这是养心修行的正确选择。本来书法艺术就是书家学养的综合体现,高修养的人一定是耐得住寂寞的。朱非先生的书法承唐楷一脉,取法有度,以欧阳询书体为主,后转师颜真卿,又参以晋唐经书笔意,也带有柳体的骨力劲健,自成风貌。选一幅朱先生的横幅或斗方悬挂客厅,邀三五文友,泡一杯香茗,细细品味先生书法的艺境,方能领略其书艺之佳妙。

朱非作品

他的书法写的“不激不厉,风规自远”,韵味悠然,寓刚于柔中,方显高手之挥毫。

朱非先生不媚俗,不随流,专注中国文化,完美地坚守着传统,创作的书法作品讲究结构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尽力向观者展示书法艺术的中国风骨和魅力。在先生心中,书法就是中华文脉的标志之一,它从一个侧面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书法注定了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书法就是他毕生的追求。

他的书法作品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图,讲究构图,经营位置,在对比呼应中完成,让人有一种很想阅读的冲动。端庄整齐而不板滞,方正浑穆而不局促,雍容大度而有险劲之趣。

作品《富盛买地残砖》:残砖用拓片形式先拓在宣纸上,事先考虑好构图,留出书法的地方,在长方型条块中配以方型,视觉上给人爽快的感觉。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安排紧凑、匀称,字型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中寻求稳定。

朱非作品

朱非专攻书法艺术,投入进去,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表现,用心去书写,其用笔用墨之妙皆在作品中。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能够切身感受到“骨力”、“姿态”、“神韵”、“气魄”之精妙之处,仿佛强大的气场深深地吸引观者去欣赏、去解读。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强调的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细细品味朱非作品,其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他把东方的审美包容其中,使书法具有力量感、节奏感。

汉代蔡邕《九势》中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朱非深谙此道。其行笔时取涩势中锋,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

朱非作品

我们来看他的一幅横幅作品,书写内容: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作书法时不写标点共48个字。朱非先生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人性化思考,48个字分八行设计,在宣纸上形成长短句,既有明显的节奏感,也便于普通观赏者阅读,疏密有致,布局巧妙,美不胜收。

他的隶书慕自现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家王福厂,取法汉碑,参以篆笔,故蚕头蓄敛,燕尾不露,苍古外观,隽秀内蕴,耐人寻味。

朱非作品

可以看出,每一幅书法作品就是他艺术之路上的一个闪光点,串起了先生艺术生涯的“星光大道”,在这条道上,他不求名,不为利,只为传承书法艺术。对于各种各类名号、头衔他看的很淡,对于各级各类协会他不刻意去加入,百度一下,朱非的名下只有“绍兴人,著名书法家”之文,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来形容先生再恰当不过。

有道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朱非先生凭藉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人们敬佩的书法家。从他的作品中,仿佛能够看到先生临案铺纸,濡墨挥毫时的风采,他通过臂、肘、腕的合理调解,运力于毫端,把自己的心境、思想在宣纸上尽情挥洒。

朱非作品

字如其人,立品为先。“立品之人,笔墨之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概”。书法艺术就是朱非的精神外化,它除了反映书家的学养,更重要的是体现先生书法审美取向“正大气象”。正是有了像朱非先生这样的艺术家精研细耕,孜孜以求的传承、坚守,中国书法才得以薪火相传。

朱非先生让人敬佩!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中国文化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