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藏趣轶闻 > 正文

收藏骗局年末多 捂好腰包莫中招

盘古收藏网 2016/12/1 17:50:28 【字号 】 【关闭

谨 荷

随着年末的到来,不少打着限量版“贺岁币”、“纪念币”等旗号的收藏品频繁出现在电视购物节目和报纸广告上,一些推销者还出现在街头巷尾向市民兜售。“只售1000套”、“2016年绝版”、“升值空间巨大”等宣传语尤具诱惑力,让不少人花费巨大金额购买此类收藏品。不过,宣传语越是“闪亮”,您越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据工商部门提醒,部分收藏品的实际价值与售价严重不符,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防止上当受骗。

专骗老年人

近日,济南一位95岁的李老在家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来自“中央军委”的电 话,声称现在有一批“长征纪念币”只限量发售1000套,纪念币是纯金的,每套售价1980元。“我当时一听是军委的电话,觉得肯定没有问题,又是纯金 的,这个价格也不算太贵,当时想买两套,后来儿子不愿意,就先买了一套”,李老回忆道。不过,当他收到纪念币后却傻了眼,“本来说是纯金的,收到一看重量很轻,质量也很低劣,上面就镀了一层金粉,长征的纪念图案根本看不清楚。这时候再联系当时的推销员,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据李老介绍, 仅在最近一个月,他就遇到了四次类似的推销,推销人员打着银行、文化部门等各类旗号推销纪念币、字画等。此外,除了电话推销之外,近期还有部分收藏品投资 公司通过举行收藏品鉴赏会、拍卖会等形式,向消费者推销各类“收藏品”,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很多推销活动还规定只允许65岁以上老人参加,其动机 显而易见。

年末将至,不少推销商都在热炒“猴年绝版”、“年度收藏”等概念,高价推销部分收藏品。据山东省济宁市工商局介绍,近期 “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接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咨询投诉,反映高价购买各类纪念币、字画、玉器等收藏品后,怀疑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拨打热线的有不 少都是老年消费者,其中多数都是在推销人员的“忽悠”之下拿出自己的养老金购买的,有的甚至花费了数十万元,而很多推销人员在收到钱后却立刻“跑路”。一 些老年人在感觉到自己上当受骗后,怕引起家庭矛盾,甚至都不敢告诉家人。

提防“臆造币”

孙女士在网上花费2000多 元购买了一套“2016猴年贺岁金银币”,原本以为淘到了便宜货,拿到金币后的孙女士找到从事收藏行业的朋友鉴定,但鉴定结果却让她郁闷不已。原来,“这 套金银币包装仿得很逼真,但细看会发现做工很粗糙,币的重量也不够,成本可能还不到百元。”对于此类收藏品的实际价值,质监部门表示,大多数通过非正规渠 道发行的纪念币价值很低,上文提到的“长征纪念币”、“猴年贺岁币”等收藏品,成本只有几十元。据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些号称是“纯金”材质的纪念 币,大多是由80%的黄铜掺杂20%的锌、镍等金属合成的,金含量几乎为零,只是表层镀了一层金粉,成本非常低。

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 市面上销售的不少纪念币都是金银纯度不够、重量不够、无中生有的“臆造币”。这些纪念币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金币总公司经销的合法纪念币,是市场 私自制造的,售卖价格昂贵但成本很低,销售人员的流动性很高,一般在某一地区推销几天后就转向其他地方,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很难一眼分辨真假,再加上推销人 员的“忽悠”,若盲目跟风购买,是很容易造成较大损失的。

“一些纪念币和珠宝玉器之类的收藏品虽然提供鉴定证书,但很多都是用来蒙骗外 行人的。正规的鉴定证书,都由当地黄金珠宝检测机构出具,并加盖计量认证章,如果没有,即便有证书也是一张没有任何效力的自制证书,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具 备收藏的价值。”山东省宝玉石测试研究中心鉴定师刘帅说。

监管有难度

据了解,包括纪念币在内的不少“收藏品”由于销售渠道隐蔽,且属于自由买卖,监管起来有一定难度。有专家指出,这类纪念币的出现应属于金融监管范畴,年底推销活动逐渐增多,银行金融业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伟光认为:“这类交易行为很难界定,如果不存在欺诈行为,应属于商业自由。但这类所谓的收藏品在推销过程中都存在夸大收藏价值、伪造鉴定证书等问题,因此存在法律问题,监管部门应依法查处,市民也要有判断能力,不要盲目相信销售人员所吹嘘的收藏价值。”

收藏业内人士也表示,部分市民的自我防范意识不强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以纪念币为例,许多市民对纪念币的概念十分模糊,大多数正规渠道发行的纪念 币,尤其是生肖类纪念币以及一些大型题材纪念币,都会在中国金币总公司官方网站予以公布,市民在购买时可在相应网站查询后再做决定,不要轻易被销售人员的 花言巧语所蒙蔽,以防买到粗制滥造的劣质收藏品。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中国商报)
相关新闻
·嘉德在线8月大众收藏网络拍卖会
·美国夫妇收藏近3万兔子玩偶创纪录
·民办博物馆成为收藏人士的新追求
·掐丝珐琅拍卖行情好:收藏行情逐年升温
·收藏报纸谨防三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