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业界观察 > 正文

王军:“非遗”保护“伤不起”

盘古收藏网 2017/7/24 10:39:42 【字号 】 【关闭

从概念上的“匪夷所思”到认识上的“非遗非所遗”,从社会关注的热点词到成为新闻媒体的聚焦点,从活态传承融入生活到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宠。一路走来看似风光无限,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却依然面临着诸多“伤不起”的现实困惑。

第一伤:“四重四轻”,凝神不定气

一是重申报轻保护。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非遗”工作的一大阻碍。根源在于一些地方对非遗的文化属性认识肤浅,申报“非遗”的目的存在功利性,把申遗成功当成一项政绩来追求。盲目追求数量、夸大申遗功能,对如何有效保护不上心不用心。

二是重形式轻内容。2006年起,自国家确立每年6月份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以来,各地纷纷举办地方性的非遗节或重大非遗宣传活动,过于强调形式上的多样化和吸引力,对非遗产传承保护的核心宣传策划设计不够,无法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三是重固守轻创新。非遗传承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然而,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受“非遗拒绝创新、传承人不容挑战”等观念制约,过于依赖传统的传承方式,缺乏创新精神唤醒和激活非遗技艺,弱化了活态传承的能力。

四是重展陈轻流通。当前,以展陈、展览、展演等形式对非遗进行“实体化”保护已经成为各地固有模式。回顾我国非遗发展史,不难发现,各地很多非遗项目历史上就是通过商业化流通来维系传承的。为此,让非遗文化与市场成功对接,通过市场流通实现非遗“活态化”发展,也是可以放手实践的好办法。

第二伤:“四老四乏”,有心却无力

一是“老艺人”身心乏倦。当前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成了非遗保护不得不直面的痛点。据统计,在现已公布的4批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已经有235人离世,而在世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岁的占50%以上。由于老师傅年纪大,身心乏倦和精力不足,直接导致代表性技艺濒临失传,甚至已经失传。

二是“老手艺”传承乏人。所谓的“老手艺”,就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技艺。从目前活态传承角度看,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一些老手艺传承乏人,要留住“老手艺”前提就是保护好工艺方法。要抓住《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政策机遇,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使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

三是“老规矩”制约乏善。师徒传承从古至今,是传统技艺、民间演艺、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主要传承方式。而在民间,家族传承仍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传男不传女”、“传长门不传旁门”、“传内不传外”等传统“老规矩”可陈乏善,加之部分独生子女不愿传承衣钵,日益逐渐形成今天“人走艺绝”、技艺失传的危机。

四是“老作坊”发展乏力。众所周知,今天与我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传统生活知识,很多是通过坐落在城市中的老作坊、老字号来传承的。如,全聚德、王致和、同仁堂、鹤年堂等老作坊、老字号数十年如一日的苦心经营,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当下,随着市场结构转型升级,曾经一度红火的“老作坊”日渐衰落,这无疑是对具备市场化基因的非遗项目的严重冲击。但无论如何,非遗传承与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多维度的,使其重返市场化、产业化之路迫在眉睫。

第三伤:“四多四少”,游离乾坤外

一是资源多开发少。我国非遗资源丰富、阵容庞大、区域分布广,其复合性、神秘性、特异性、原真性等特质明显,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和优势。从调查情况看,在一些地方资源闲置问题还比较突出,缺乏有深度的保护性开发、生产性保护和融合性利用,导致一些非遗项目申报后束之高阁、一些特色非遗村落无人问津、一些经典传统非遗品牌名存实亡。

二是想法多路径少。非遗项目或产品,不同与单一化的生活必须品,市场上只要质量过硬就有一席之地。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想法很多路径难找的问题,一些地方有意将其作为文创产品打造,却对如何进入市场没有底数;有些地方有心将其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却对怎样实现产能合一没有信心。可见,很多非遗资不是死在想法上,而死在办法中!

三是规划多落地少。规划有用吗?当然有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是,在有些地方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虽然纳入了当的“文化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重大项目方案,可是能够实实在在得到落实的却很少。一个原因是规划执行度或可操度差强,另一个原因是政策支持不够,或受人力、财力等方面制约。

四是困难多解围少。与其他中小文化企业相比,非遗生产状况多为小、散、弱,没有相应的固定资产作支撑,难以获得融资机构的支持,呈现出“家族式创业”或“单打独斗”态势。由于自身发展受困,加之创新能力欠缺,很多优质非遗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文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和提升。

第四伤:“四热四冷”,困于表相中

一是节庆热平时冷。鼓乐喧嚣、红红火火、热闹非凡、一片歌舞升平的非遗展示展演,成了全国各地每年6月份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不约而同的“规定动作”,把活动搞得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可是一过了这个日子,马上冷落下来。这种“6月里来7月里走”的尴尬令人警醒。利用“非遗节”、“非遗宣传日”或春节等重大节庆时机,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助推,让常年遭受冷遇的非遗人和非遗项目热起来,是件好事。毕竟,非遗不可能天天都“过节”,面对现实还要过好自己的“日子”。

二是开发热市场冷。近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非遗项目向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转化的“开发热”正在升温。短短几年间,全国各地与非遗相关的文化企业、创意营销平台、民间研发团队等载体顺势而动,再度让非遗陷入了“两难境地”。面对非遗版权使用的严肃性、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加上缺少相关的政策机制作保障,必须会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三是两头热中间冷。综合分析来看,让“非遗热”起来的主要有两股力量,一个是地方政府,一个地方企业。恰恰相反的是,夹在中间的非遗持有人或传承人却显得很“冷淡”,一个主动原因就是版权所有与利益二次分配的问题。目前不少项目“传承人不传承”,或根本无法传承,主要是列入产业开发项目后,主导权成了合作企业,而真正的传承人只能“靠边站”。

四是体外热体内冷。当下,只要提到“文化+”,大有“文化是个箩筐什么东西都能装”的共识。同样,非遗也不例外。近年来,各地利用丰富的非遗资源优势,大打“文旅融合”牌,通过创建非遗旅游小镇、开发乡村文化旅游、建设农耕博物馆等形式吸引八方游客,结果“文化唱戏、旅游收钱”,“富了旅游、穷了文化”。这些现象映射出的问题,正是需要各级研究解决的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级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记忆。直面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四个四”问题,需要我们切实增强一种“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守护非遗瑰宝,不留历史遗憾。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新闻
·王军:“非遗”保护“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