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磊 近日,随着艺术北京落下帷幕,艺术博览会扎堆涌现的局面暂告一段落。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博览会从北京、上海,逐渐转战成都、南昌、厦门等二三线城市。艺博会不断下沉布局,释放出更多竞争压力和发展可能。但从长远来看,二三线城市的艺博会能否获得足够的市场支撑也显得不甚明朗。 竞争加剧 艺博会扎堆混战 从近年艺术博览会的形势来看,竞争愈发白热化,作为艺博会的重镇,北京、上海是博览会生态构建的重要区域,种种因素之下,上海市场的发展势头似乎更加迅猛。 走过第十三个年头的艺术北京,无疑是艺博会的老牌劲旅,本届博览会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家艺术机构参展,展出面积达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了5000平方米,是自2006年创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文化消费再升级”,这是艺术北京总监董梦阳对于艺博会的重新定位,“接地气”是艺术北京的风格转向,也成为近两年艺术北京的基调。在董梦阳看来,“艺术市场原来之所以那么繁荣,可能更多与金融和投资有关系。我认为,真正接近生活的消费市场,才是真正的艺术市场,热爱艺术、消费艺术的人们才是艺术市场的中坚力量,要给予他们成长的时间”。 与此同时,上海地区的艺博会也在近五六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比如Art021艺术博览会、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等,尤其是Art021甚至将触角伸到了北京地区,开启了北京、上海双城模式。Art021创始人包一峰表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气质,与北京相比,上海更加商业化,北京市场体量很大,藏家比较集中。同时,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有文化艺术的收藏基础,Art021在上海做了五年之后,积累了很多经验,应该把品牌推到北京,但首届肯定是试水”。 北京画廊协会副会长、玉兰堂负责人伍劲表示,就目前来看,无论是藏家群体的规模还是品质,北京市场依旧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上海市场的崛起不容小觑,一些具有品质和水准的艺博会必然对传统的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对于不断加码的竞争压力,董梦阳认为,“在我看来,国内市场很大,主要还是缺少好的博览会,关键是艺博会之间要拉开不同的定位,不只针对高端人群,要服务不同的人群。艺博会也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能否认真持续做下去的问题”。 品牌崛起 不再局限一线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艺博会不再是一线城市的专属,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开始纷纷上马艺博会项目,比如艺术广东、艺术南昌、艺术厦门、艺术深圳等博览会都在持续推进,也有不俗的市场表现。 “成都爱艺术,艺术爱成都”,首届成都国际当代艺博会在众多明星的宣传中赚足了眼球。艺术成都,似乎有着先天的基因优势,这个城市所具有的艺术光芒来自多年积淀之后的爆发。首先,成都属于二线城市的领头羊,经济、文化等实力都不容忽视,在最近出炉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排名第一。其次,成都文化底蕴丰富,曾培养出不少艺术名家,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作为艺术成都的参展商,伍劲表示,“首届规模还不算很大,从体量上与北京、上海还不能相提并论。相较于其他二三线城市的艺博会,艺术成都的品质还是值得肯定的,从实际的市场反响来看,还是不错的。尹朝阳的一件大尺幅作品现场实现成交,这对于首届举办的艺博会而言是很难得的”。 对于艺博会在二三线城市的下沉布局,有业内人士表示,艺博会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需要艺博会的存在,但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并不是生搬硬套强行“规划”出来的,要与当地的文化与消费水准相符合,否则艺术博览会只能是缺乏根基的“空中楼阁”。 伍劲表示,“国内的参展机构和藏家是有限的,二三线城市的艺博会会对资源形成分流,但这种影响并不会很明显。不管艺博会在哪里,最终还是要看交易。北京、上海市场相对比较成熟,成交一幅几百万元的作品变得比较平常。在二三线城市的艺博会也有可能实现成交,但这还存有一些偶然性”。 市场支撑 拓展生存空间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艺术博览会是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同时具有社交或艺术教育的功能。对于主办方而言,需要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对所处城市气质的理解和把控。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表示,不同地区艺术博览会的参展画廊和藏家资源,所呈现出的风格和气息都不太一样。这种方向和趣味的差异与“在地性”有关系。艺术北京主要是长江以北区域市场的重要推动者,上海和深圳地区的博览会主要定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之下,香港巴塞尔辐射面是全球性的,品牌和号召力也很大,既是内地博览会的榜样,又是竞争对手。 对于艺术博览会而言,最为核心的就是优质参展机构,还有藏家的发掘与培养,这也是艺博会最应关注的生存空间。有业内专家表示,“每个艺博会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首先,地方政府需要有一个优质的文化类博览会品牌,会给予很大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这也是不少二三线城市启动博览会的原因。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博览会的创始人都是业内的资深藏家,有丰富的行业资源。然而,这能否成为‘一劳永逸’或者长久有效的市场支撑还是未知数。最终还是要落到能否真正做出品质,吸引优质画廊参与,否则很有可能就是昙花一现”。 适应市场,优化经营策略,是所有艺博会都要面临的问题。艺术北京从最开始的高端艺术收藏平台逐渐向大众文化消费转换,一方面是市场调整,画廊经营不景气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市场未来发展大势分析之后的抉择。在本届艺术北京中,与京东艺术、hi21新锐市集的深度合作,就是很好的例证。Art021选择进军北京,是对北京市场的渴望,也是对目前市场或藏家瓶颈的一种有力突破。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北京商报)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