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中国书画 > 正文

其美云何 求之意象|劳诚烈的艺术(从周昌谷先生学画)

盘古收藏网 2018/2/9 21:30:49 【字号 】 【关闭

艺术家 劳诚烈先生

导读:劳诚烈少时即聆教于周昌谷先生,深受先生“固本博取,纯情至美”艺术思想的影响,致力于传承“阔笔点垛,连拖带转”的艺术风格,同时在实践中研究中国文人写意画。在杭师院任英语教师后,又因其深厚的英文功底,兼职美院学报编辑部,编译了数十万字的西方艺术资料。这些西方的艺术,不仅拓宽了劳诚烈先生的视野,在他的知识结构中更成了民族艺术的参照物,加深了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也为他的中国画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林间啄剥音 急促敲入云

古木中空處 有虫惊失魂

我則闻而喜 为鸟一写真

爱其啄不歇 敬其护山林

除害之功不可没 特写其景嘉其勤

犹恐丹青不尽意 更添数语表予心

幸哉巍巍千年树 苍翠葱笼得永存

— 壹 —

劳诚烈说自己很幸运!年少时就能在周昌谷先生身边,零距离地观察先生作画,有机会聆听他系统地讲述中国画的画法理论。有此机缘和惠泽,劳诚烈自是铭刻于心,为人为艺丝毫不敢懈怠。

劳诚烈和昌谷先生的渊源实则非一般深厚。早在小学二年级时他就认识了昌谷先生。当时他母亲是杭州师范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兼女生指导,周昌谷先生的妹妹正在杭师就读。兄妹二人都极爱看书,所以和他的母亲就成了忘年交。两兄妹常一起来他家玩。“我从小爱画画,他们有时会逗逗我,夸我画得好,我就很喜欢他们。”

1954年,周昌谷的《两个羊羔》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得了金奖。劳诚烈的母亲写了贺信,昌谷先生很认真谦虚地回了信,说要加倍地用功。从那时起,昌谷先生成了劳诚烈心目中的人生榜样。

乙未羊归化雪融冰 丙申猴至捧桃献寿

二O一六年一日小住星洲

闻杭城严杭来袭 写此迎春祈福

“1956年美院附中要设初中部,昌谷先生来报信,建议我去报考。当年附中招高中生40名,初中生40名,共发了800张准考证,录取比例十中取一,我幸运地考上了。在发校徽的那天,我兴冲冲地跑到先生那里给他看我的新校徽,他也很开心,带我走出宿舍(原苏白二公祠),到平湖秋月前面的草地上拍了两个人的合影。”如今,这张珍贵而温馨的合影,放大后已被收藏在浙江乐清的周昌谷艺术馆。

一九五六年考取美院附中初中部领到校徽后

与昌谷先生在宿舍旁平湖秋月前草地上合影留念

1975年的春天,昌谷先生虽屡受批斗,却因为73年画的《荔枝熟了》曾由外贸部印为掛历广为发行而画名大盛,以至每天都有访客上门求画。先生时已患肝炎多年,不堪其扰,在门上贴了婉拒來访的条子也无济与事,不得已如同逃避追捕一般,辗转于至亲好友家小住以避客静养,在劳诚烈先生家也曾盘桓数日。这天赐的良机,劳诚烈先生遂随缘请教,中国画要怎样才算画得好?

周昌谷先生说,按传统的标准,中国画要讲求三法:笔法、墨法、和章法。笔法就是黄宾虹的五个字:平圆留重变。平就是肘腕指持平,平均用力;圆是中锋为主,转弯处尤其要注意;留是不要太快,要沉稳,把握得住;重是要有一定的力度;在这四个字的基础上才能谈变。

曾見文徵明秋花图卷

今试以彩笔背拟之

先生接着说,墨法也数黄宾虹最好。五笔七墨,墨法有浓墨淡墨焦墨泼墨积墨破墨和宿墨,后来还提到渍墨,可以说实际有八种。

浓墨和淡墨就是讲明度的层次。一张画最好要有三个到五个不同的层次。古时候有的画家就是预先调制好三至五个不同浓度的墨汁放在碟子里备用的,先用中间的墨色勾勒皴擦,再用淡墨渲染,最后用浓墨点苔提神。

焦墨泼墨就是讲干湿度。一幅画里浓淡干湿都具备,而且拉得开层次,画面才显得丰富。积墨和破墨是叠加的方法,第一层墨色干了再画上去是积墨,还湿的时候画上去就是破墨。宿墨和渍墨分别是减少水分和增加水分的方法。

芭蕉锦鸡

说到章法,要注意三忌三宜:一忌平行,画面要避免平行的线条,连跟纸边的平行都要尽量避免;二忌对称,叶子或花朵不要左右对称;三忌齐同,花要避免一样大小,枝叶要避免等长齐头。三宜来自潘天寿先生的传授,一宜有主次,二宜有趋势有动态,三宜画面的布局要均衡。昌谷先生说,做到三忌三宜,画就可以打及格分。

先生短短数语,犹如醍醐灌顶,为年轻的劳诚烈打开了民族艺术的大门,让这个曾有过厚实素描和色彩基础的年青人,就此迷上了写意中国画。

虚心直节为我师

— 贰 —

青年劳诚烈学画的道路并不平坦。美院的初中部在1958年受到反右的影响停办了。1959年他在一个街道办的工艺厂画了几个月的扇子,1960年四月,他考上了杭州文化局为筹建杭州歌剧院而创办的杭州艺专,其中的美术科为培养舞台美工而设。可惜只读了一年,这个在持续跃进的口号中办起来的中专,也因为全国性的饥荒而奉命撤消。之后劳诚烈被安排在一个农牧试验场就业。他养过豬,养过鹅,种过蕃薯种过水稻。然而酷爱美术的他从未放下自己手中的画笔。下雨天不出工,就在毛竹片搭建的宿舍里,在竹榻上摆放了南瓜和茄子画素插;休假日他会背上装着颜料盒和搪瓷杯的书包到山脚地头画水彩小风景。

只是不幸患上了当地流行的血吸虫病,反复感染,身体日渐消瘦衰弱。于是被作为精减人员在1964年退职回家休养。而对于好学的劳诚烈来说,虽说在家养病,但读书,画画,练书法等功课一样都没落下,还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了英语。之后因为脱离了感染源,他也逐渐恢复了健康。

唯仁者寿

1965年他被招工到杭州土产公司,历任营业员,仓管员,业务员,市场调查员。文革时期因为会写字画画,进了公司革委会政宣组,专门负责抄大字报,刷大标语,画宣传画,画领袖像。后来抓革命促生产,被派担任土产和日用品的采购员。

没想到搞采购倒是个轻松痛快的活。出差虽然车马劳顿,但十天半个月之后通常可以回来休息几天。于是他就有时间常去看望昌谷先生。

那时候的昌谷先生,虽然已经从牛棚里放出,却被查出患了乙肝在家休养。昌谷先生怕肝病传染给妻女,就自我隔离,住到美院食堂旁一处废弃的平房里,生活起居由七十多岁的老母亲照料。劳诚烈去了就帮助干点提水发煤炉跑腿之类的家务杂活,老奶奶更是将他视为家人。

好猫图

昌谷先生的病榻前高高地堆叠着字帖和画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读帖看画册,其实也是在思考。有时候也动动笔,多半是临帖,临王宠和八大的草书,难得之间也会画几笔花卉。“看先生画画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我最喜欢看他彩笔点垛没骨花卉。一笔连蘸好几种颜色,在纸上连拖带转,一气呵成。然后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仔细地看一看,这里加点水,那里点几点焦墨。时不时会告诉我气怎么贯,笔怎么接,比如说笔毛乱了,笔头开花了,不必舔顺,只顾顺势画去,可以有一点潇洒而简畅的效果。”朝夕作陪,昌谷先生之言行举止,对于少年时代的劳诚烈的世界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更让劳诚烈乐而不疲的事就是陪昌谷先生散步,顺便采集一种据说对肝炎很有疗效的草药垂盆草。“我们一边走一边聊,他很会说笑话,我听到了许多美院改为连队编制搬到桐庐杨浦大队去开门办学的轶闻趣事,听得我一路笑个不停。”昌谷先生那身处逆境之中依然豁达开朗不失幽默感的性格,对青年劳诚烈而言,更是一种人格的熏陶。

昌穀书李长吉诗:

“斫取青光写楚辭 腻香春粉黑離離”,烈刻

诗可一句或两句,字可分开重排也

画边上要略空 此上诚烈兄

周昌穀於望江山上

这个时期留下了一件珍贵的纪念品。“一天我们在玉皇山下采草药的时候,在园林工人烧枯枝的火堆灰烬之中发現了一段扁扁的竹根。昌谷先生说,这个不错,可以做个笔筒。我说那笔筒上您帮题些字画,我去刻。”劳诚烈把这段竹根捡回去做成笔筒。不久,昌谷先生就画了两笔竹枝三片竹叶,题了李贺的诗句,从望江山医院寄给了劳诚烈。这个刻了竹题了“斫取青光写楚辞”的笔筒至今还摆放在劳诚烈先生的书房里,而且他还一直珍藏着原先的画稿。他说这幅画稿的意义和价值对他而言非同小可,一共只有五笔,应该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简约的文人画。

— 叁 —

有着良好英语基础的劳诚烈先生,在当采购员期间经常在出差途中看英文小说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戏称为空闲时的消遣。但没想到这无心插柳得来的技能会成为他以后安身立命的生存手段。1980年劳诚烈通过了杭州师范学院的招聘考试,由杭州市人事局发函从杭州市土产公司正式调入杭州师范学院,成为杭师院的正式英语教师。这一切不外乎是对他勤奋好学,豁达心态的莫大成就。

鸽子牡丹

曾在美院附中教他俄语的杨成寅和林文霞老师得知他任教杭师院时说:“嗬,你还会英语呀!那正好,我们正缺英语编译,你来吧!”他就此兼职美院学报编辑部,为美院刊物《新美术》,《国外美术资料》和《美术译丛》编译了数十万字的资料,介绍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尤其是那些以前不大提的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方派等等。同时还担任《英汉词典》所有美术词条的编审,后来还参加了范景中老师主导的贡布里希画史画论系列的翻译。

这些资料,不仅拓宽了国内美术界的视野,启发了后来颇有争议的“八五新潮”,同时于他本人,从中也获益匪浅。他看到了西方的写实主义传统已经面临挑战,各种寻求表现内心的新流派纷纷涌现,层出不穷。欧美的前卫艺术家已经开始从日本的浮世绘和中国的水墨山水中汲取灵感。于是,西方的艺术在他的知识结构中就成了民族艺术的参照物,对西方艺术的认识加深了他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也为他今后的中国画研究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风情贯日 霜气横秋

唯依陶令 千载同幽

八十年代初,正是劳诚烈三四十岁精力充沛之时,除了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和兼职中国美院学报编辑部编译国外美术资料之外,他还在业余时间为儿童刊物《故事大王》《小螺号》以及《幼儿智力世界》画了不少插图和彩色连环画,还出版过几本儿童故事彩绘本。

尽管孜孜不倦于中国写意文人画的追求,但作为英语教师的劳诚烈并没有荒废正业。九十年代他花费了极大的精力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法:以语篇重建任务为依托的小组学习法,简称为3T模式(以英语首个字母命名)。此项研究发表于国家教委高教司主办的核心刊物《教材与教学研究》,并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他本人也在学院的教学考评中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于是一个因学历不够没有申报职称资格的杭州艺专肄业生,被破格提为副教授。他的论文被多次引用,3T教学模式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

見老莲画梅古趣盎然

予以彩笔点垛略仿其意

然而他最倾心的还是中国写意文人画,于是免不了在夜深人静之时,铺纸磨墨,撇兰撇竹,画菊圈梅,涂抹挥洒一气,但总是不尽如意。偶有一两张似乎有可取之处,隔日就拿去给昌谷先生看,先生多半会略加点评,鼓励几句。他大胆要求,请先生画几张简单的小品,让他回去临摹学习,先生笑着说,“不必了,你是有点基础的,只管大胆去画。”

他接着说:“有句话叫‘师其心而不师其迹’?我跟潘天寿先生学画,从来不临摹他的作品。重要的是领悟他的用意。不是学他的面貌,而是学他的方法。”

看见劳诚烈一脸茫然的表情,昌谷先生拿出一叠手稿,对他说:“这样,我正好有个事要你帮忙。这是几篇讲画画的文章,出版社要求写简体字,我繁体写惯了,很难改,你帮我去抄一抄,把所有的繁体字全部改成简体!”

劳诚烈领命回家,很仔细地用行楷抄写了昌谷先生的《光线与明暗》《用墨与用水》《妙悟与独造》三篇文章,后来又陆续抄了《即兴与畅机》《国画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另外的几篇。抄完后一想,这些都是昌谷先生多年创作经验的总结,艺术思想的结晶呀!顿时领悟了昌谷先生的深意“师其心而不师其迹”!

彷佛章台梦 依稀洛浦神

当空舞翠袖 对客延金尊

玉面痕犹湿 芳心怨似深

惊疑欲有问 雾满楚江横

— 肆 —

不忘初心全力以赴专心之至地从事中国画的研究和创作是2006年退休以后的事。为纪念已在1986年去世的恩师周昌谷先生,劳诚烈在2010年写了《林风眠的学生周昌谷个案研究》投寄《林风眠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入选,文长两万字,占20页,成为文集中最长的一篇。

2012年他写了《周昌谷对中国书画的贡献》,入选周昌谷纪念文集《指向深处》,并被邀请参加乐清市周昌谷艺术馆的开馆仪式。之后他又写了《周昌谷谈黄宾虹的五笔七墨》《周昌谷与黄宾虹的缘会一一民学的传承》《周昌谷书法创新研究一一蚓书的启示》等一系列文章,来宏扬昌谷先生的艺术思想。

在研究过程中,他认识到周昌谷之所以能有如此深刻的艺术思想,应该是得益于与林风眠、黄宾虹、潘天寿三位大师的零距离接触,大师们的言传身教既给了他深厚传统功力所蕰含的丰富营养,同时也激发了他强烈的创新意愿。

万树寒无色 南枝独有花 香聞流水处 影落野人家

林风眠、潘天寿与周昌谷之间的传承众所周知,然而黄宾虹对周昌谷的影响,一般人都不太了解。在周昌谷艺术研讨会上,有的人甚至误以为他们只是神交,似乎两人从来没有見过面。为此,劳诚烈写了《周昌谷与黄宾虹的缘会》之后,决定更深入地研究黄宾虹。

他通读了所有他能收集到的黄老的著作,梳理了其中有关外美内美的所以文句,写了《黄宾虹的外美内美之辨》,指出外美包括:一,只求形似;二,色彩艳丽;三,制作工细这三项,代表画家是唐代李思训。内美有布线,完形,运笔和意象四个方面,代表画家明代徐渭。此文刊登于中国美院学报《新美术》2013年第七期。

在2015年黄宾虹诞辰150周年之际,劳诚烈先生在杭州研讨会上作了《黄宾虹的太极墨法探秘》的长篇发言,发言稿后来刊登于《书画艺术》2015年第三期。他说黄老的墨法应该有八种,它们两两相对构成四个维度,这四维八墨和左勒右勾的笔法结合起来,就是太极图秘诀。用黄老自己的一句话道破,就是“饱笔重墨浸水而出之”。那效果,其实就是从浓淡干湿交替的有节奏的丰富变化中所产生的音乐感。

风情冠世 霜气横秋 唯怀陶令 千载同幽

2017年底,劳诚烈先生收到了《民族翰骨一一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大展》的邀请,出席了开幕式并在研讨会上作了《潘天寿与写意精神》的发言。他强调,《写》和《意》就是传统文人画的根本。《写》指的是以具有书法情趣的线条来表达,而《意》指的是记忆内容,特别指30秒以上的长期记忆所储存的内容。潘老所描述的写意中国画七个特点,无一不是由长期记忆的性质所决定的。

从这些研究中,劳诚烈先生终于体会到了写意中国画的高妙。高就高在带着书法情趣的线条本身就有不依赖画材的音乐般的强大表现力,这表现力来自于如同演奏乐器一般通过长期艰苦练习形成程序性记忆而获得的高超技巧。在这方面,西方艺术家是无法与浸润在千年书法传统里的中国文人比拼的。

春暖花开

写意中国画妙就妙在长期记忆中的形象(意象)或情境(意境)如同幻象和梦境一般,模糊而不稳定,而写意中国画家凭借强大的记忆保持和提取能力,竟能面对白纸几分钟之内寥寥数笔就再现了那画材的线性特征,使之神情生动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对比之下,依靠短期(30秒之内)记忆的西方写实画,面对静物或静坐的模特儿,画几笔就要看一眼,再画几笔又要看一眼,耗费多时才能勉强复制所见,在电子成象无比成熟的今天,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

通过对周昌谷以及他三位导师林风眠黄宾虹和潘天寿的研究,对照西方艺术写实传统,作为画家的劳诚烈深刻地领会了昌谷先生以中国文人画写意传统为本,“固本博取,以西润中”的风格取向,决心走昌谷先生所开拓的以书法技能为依托的纯情唯美意象之路。

萍自在因根解脱 莲清净乃藕心空

劳诚烈先生给自己的定位是业余中国画艺术家(古代的文人画家有谁不是业余呢?)只是碰巧有点美学研究的兴趣。问他画画是为什么,是为了自娱自乐,休闲消遣?还是为了验证研究心得,传承恩师和先贤的遗教?或者是为了抒发情怀,修心养性,追求唯美的人生境界?他说自已也说不好,还是让别人看了他的画再作判断吧!

劳诚烈先生传承了周昌谷先生的艺术思想和绘画技法,怀着对中国画的由衷热爱,一生虽历经动荡而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和创作。如今,先生亦已进入古稀之年,却从不敢忘当年昌谷先生对他的教诲:“昌谷先生将我引入了中国画的大门,培养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同时先生努力、勤奋、及具有的民族艺术大爱的精神也激励着我。”实践探索永无止境。让我们在这新的一年里,期待他在写意中国画的研究和创作上有更大的收获!

艺术简介

劳诚烈,浙江龙游人,1946年生。杭州师范大学外语副教授,周昌谷亲炙弟子,学者型文人画花鸟画家。

黄宾虹研究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评论会会员。

文/张慧 图片摄影/赵麟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艺术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