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掐丝珐琅的市场收藏行情逐年升温,其拍卖价格也是屡创新高,人们的收藏热情也被再次激发起来。珐琅器作为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新星,凭借近年来拍场上的不俗成绩,受到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 珐琅工艺起源悠久,古埃及、希腊和罗马都曾出现过珐琅制品,掐丝珐琅在元代传入我国,曾于明清两朝兴盛一时。清代乾隆朝为又一个巅峰时期,展现了中国历史上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存留至今的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看,品种之丰,技艺之精湛,都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的将元明时期兴起的珐琅传统工艺推向了发展繁荣的顶峰。 掐丝珐琅器制作工艺复杂,其釉料随时代变化,明代主要用珐琅料,颜色有蓝、红、黄、绿、黑、白等,烧成的器物釉面肥厚、色泽晶莹透亮。清代则多用彩釉料,其釉面缺少光亮。乾隆时景泰蓝的颜色又以黄、白二色最为常见。白为车渠石白,黄是一种干黄,而后期的黄发绿或发红。 釉料配置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故制造数量很小,一度还是国家级的保密技术,颇有神秘之感,被誉为北京工艺"四大名旦"之首。 北京故宫[微博]藏瓷数万件,珐琅器也就六千余件。流失在海外的也就两千余件。清宫造辦处珐琅作所制御用珐琅器不惜工本,追求精益求精,在很长时间内,作为皇家用器,主要由宫廷内御用作坊制作,除少量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恩赐给王公大臣外,民间很少流传,难得一见。所以珐琅器愈发显得珍贵,更多是作为尊贵地位的象征,即便是在宫廷内,也多是在正式场合使用,难进寻常百姓家。因此,无论是在历代收藏中,还是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珐琅器向来都被视为贵重之器,倍受珍爱,所以收藏价值与日俱增。 文博苑春拍 珐琅精品 竞秀京城 此次文博苑春拍震古烁今—文房香具专场中拍品大多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掐丝珐琅器行制一致。其中清乾隆掐丝珐琅饕餮纹九絲炉、清乾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朝冠耳三足炉、清康熙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圆盒、清乾隆 掐丝珐琅饕餮纹香瓶、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太平有象三足薰炉都应是清宫造办处御制之物,置放于宫内佛前燃香供奉或多宝阁内作为点缀观赏之用。 乾隆嗜古,要求造办处用掐丝珐琅仿各种青铜器的纹饰,或运用到其它器形中。此件九思筒炉即用明代筒炉的外形,炉身饰以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器形与纹饰结合完美,底部刻“乾隆年製”阳文楷书款识,是一件颇具创意并令人赞叹的精品之作。根据故宫所藏少数掐丝珐琅仿古器皿为证,大部分落款都为阳文款,可以推测此类器皿为乾隆皇帝设计定製而成。且重视程度要远远大过于其它形制落款的器物。在2009年法国Beaussant-Lefevre的拍场中曾经上拍过一件形制、纹饰与之类似的九丝筒炉,但品相远不如此件,当时的成交价格约为6万欧元。这两只掐丝珐琅饕餮纹九丝筒式炉是目前仅见的存世品,十分珍贵! 炉身盘口束颈,肩出双朝冠耳,三狮首足。通体以蓝色珐琅釉为地,炉身为满饰缠枝莲花纹,双朝冠耳刻回纹,底部正中刻“乾隆年製”四字楷书款;三足装饰鎏金狮首。 狮子最早由汉朝时大月氏进贡而传入中国,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流传而推广开来,明清时期,狮子演变为安邦护国的神兽,在珐琅器中有所运用。此器应为大器小做,文房案头燃香所用。同等微小尺寸的炉子故宫博物院所藏只有两件,而此炉无论从品相及装饰手法上都胜过故宫所藏。故弥足珍贵。 盒为扁圆形,矮圈足。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盖面以缠枝相连成五角形,五角内分别饰宝蓝、黄、豆绿、紫、白缠枝莲花五朵,中心为红色缠枝莲花。足内满鎏金,中心处錾阴文“康熙年製”楷书款。此器器型小巧,掐丝灵活,纹饰规整,釉色鲜亮,是康熙时期为数不多的有款识的掐丝珐琅器。 瓶敞口束颈,颈部有一周突出,饰蕉叶、太极等图案。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肩部一周饰缠枝莲花纹,器身用白、黄、红、绿等彩绘以饕餮纹,下承一周仰莲纹。瓶底双方框内錾刻阴文“乾隆年製”楷书款。饕餮源于青铜器,此器别致美观,古意盎然。 铜镀金镂空掐丝太平有象盖,象卷鼻垂尾背负鞍垫及宝瓶,寓意“太平有象”。器身以珐琅缠枝花为主要纹饰,下承三象首为足。掐丝精细,鎏金光亮,色泽丰富,纹饰富丽华贵,工艺高超,彰显奢华高贵的皇室气派,实为难得一见的佳作。而此件薰炉尺寸远远小于同类器型。根据养心殿楼上供器陈设所查此物应为此物应为宫内佛前燃香供奉之器。级别之高,实属珍贵。 拍场上掐丝珐琅器价格一路飙升,成交价屡屡破千万、亿元大关。“这都是稀缺性与时代结合的产物。”掐丝珐琅行情近年来逐渐启动。正在逐渐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儿"。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雅昌艺术网)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