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邮票钱币 > 正文

五花八门的集邮法:航天集邮特定条件多

盘古收藏网 2014/1/20 10:22:09 【字号 】 【关闭

  一套稀有邮票入手,绝不是集邮的开始

  一张看似普通的明信片,同样能“玩”成人人羡慕的精品

  2014年的第一个月,去年秋冬季发行的各种纪念邮票的温度还没降下来,又迎来了第三轮马票的抢购热。然而,一套、两套甚至十套纪念邮票入手,都还不算是集邮的开始。

  古董字画可以拿来把玩,邮票同样有各种“玩法”。数学式的排列组合、历史式的考证和呈现,外加文学式的想象力,才能让你收藏的邮品成为真正的精品。就此话题,记者对广东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孙海平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解多姿多彩的集邮形式。

  自娱自乐,还是走“国际惯例”?

  孙海平介绍,邮票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70多年历史。它的数量起初很少,只是一种邮寄凭证。后来,邮票的数量和种类渐渐多了起来,有人发现邮票的图案丰富,既美观、又好玩,集邮慢慢变成了一种收藏爱好,并成立了自己的世界组织:国际集邮联合会(简称FIP)。

  今天,全世界每年会发行几万种邮票。仅是中国,每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图案就在100种左右。邮票种类的数量如此之大,是不可能全部收集的。真正的集邮高手,需要依据一定的主题对邮品进行挑选和组合,把邮品变成个性化的作品,参加集邮竞赛,赢得荣誉。为此,FIP还制定了专门的竞赛规则。

  “也有一些集邮者不受任何规则约束,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挑选、收集邮品。他们也无意花费巨额资金去追逐珍罕度过高的邮品。那种观赏自己的藏品带来的欢愉心情,丝毫不比参加比赛获奖的人逊色。不过这种集邮方式有个缺点,就是只能自娱自乐,很难与他人进行互动。真想玩得好、玩得专业,还是要走国际模式。”

  竞赛级集邮的流行玩法

  孙海平是FIP世界邮展在中国的十位评审员之一。他讲解说,了解竞赛级的集邮方式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参加比赛,对于收藏者来说,这也是他们交流收藏经验的方式。

  竞赛级集邮方式分为传统集邮、邮政用品集邮、邮政史集邮、航空集邮、航天集邮、专题集邮、极限集邮和印花(税票)类收藏品。此外,也会为青少年和集邮文献的收藏者划出专门的门类。以下几种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玩法。

  玩法一

  极限集邮:没有最接近,只有更接近

  “极限明信片”,简称“极限片”,是近年来中国集邮者非常热衷的一种形式。制作一张“极限片”,需要先选择一枚邮票,再选择一张图案与其相符的明信片,最后骑缝盖销一枚邮戳,邮戳的时间和地点要尽量与明信片主题相符。

  “极限”本是一个数学名词,意即无限趋近于某个数值,但永远不会等于这个数值。因此,制作“极限片”的三个要素越接近、越匹配,收藏价值越高。

  举例来说,假设你有一枚1981年发行的《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邮票,你就需要寻找一张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为图画背景的明信片,再找到距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最近的邮政所,骑缝盖销邮戳。

  若能取得这枚邮票的发行日(1981年10月10日)的邮戳,则收藏价值更高。由于现在已无法取得这一日期的邮戳,也有收藏者选择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4月27日)进行盖销。

  至于盖销邮戳的方式,孙海平提醒,“极限片”作为一种集邮品是不需要实寄的,邮局可为其提供盖销服务,集邮者只需直接前往目标邮局索取邮戳。如果目标邮局在外地,可以考虑以挂号信的形式索取邮戳。

  在如此多的花样限制下,极限集邮的乐趣与专题集邮有些相似,它们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想象力作为后盾。而在藏家的交流中,也会碰撞出一些有趣的故事。

  面对一些以历史或古典名著为题材的邮票,为了确定与主题最匹配的邮局所在地,在藏家之间会引发所谓的“原地之争”。例如以赤壁之战为题材的“极限片”就令无数藏家头疼,因为至今无人能够精确考证赤壁的真实地点。

  玩法二

  航天集邮:藏家也有个航天梦

  1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随着近年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果,各种记录中国航天历史的纪念邮票价值也正在攀升。然而,仅仅拥有这些纪念邮票还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航天集邮者。一套完整的航天集邮需要用特定的邮品、邮戳记载整个航天事件的全过程:

  ●发射纪念封和回收纪念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纪念封必须盖有发射(回收)当日的发射地(回收地)邮局邮戳。倘若航天器在酒泉发射,而你只取得了广州邮局的邮戳,收藏价值便大打折扣。

  ●测控纪念封。在航天器发射后,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多艘中国测量船会协同完成对航天器和航天员的测控任务。此时,测量船上的船舶邮局会发行测控纪念封。除此之外,航天器发射地和航天测控中心所在地邮局也会发行其它形式的测控纪念封。

  ●搭载封。这些难得一见的纪念封随航天器上过太空。它们不仅是限量发行,而且发行量极低,是货真价实的“太空藏品”。

  ( 信息时报记者 徐培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