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业界观察 > 正文

近九成民办博物馆不合格:文物藏品真假不清

盘古收藏网 2014/4/11 15:39:03 【字号 】 【关闭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显示民办博物馆合格仅一成多,藏品真假不清。民办博物馆蓬勃发展的背后,水平参差,各地“雷人”博物馆频现。民办博物馆困境几何?又该如何摆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一份叫做《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由官方公布,按照报告的评估体系,总分1000分,参与评估的21个省份418家博物馆,平均分拿了458,如果按600分划分及格线,只有13.6%的博物馆能及格。

  关注这份报告的媒体,也从中找出了“民办博物馆”的N宗罪——各地设立审核主体和登记主体不统一;博物馆财产与举办者财产分割不清晰;文物藏品真假不清和来源不明……等等。

  本次参评博物馆共涉及21个省份418家,占全国民办博物馆总数的64.6%;评分指标体系包括法人治理、业务活动、诚信建设、社会评价4个一级指标,含15个二级指标和56个具体指标,有自评、组织专家进行省级评分、专家复核打分等环节,总分为1000分。

  本次民办博物馆评估得分均值为458分,得分在800分以上的仅有4家,得分在600分以上(或可视为“及格线”)的占13.6%,300分以下的有58家,占13.9%。高分博物馆在注册登记、财务资产和开放服务方面表现较好;低分博物馆在学术科研、信息公开、政府评价方面表现不佳。

  刚才说到的这份报告,《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以第三方身份开展了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算是从官方出发,对民办博物馆进行了评估。在普通人的认知当中,民办博物馆是什么样的?

  节目前,我们也在微博等一些社交平台上就“你去过民间博物馆吗?你对民间博物馆有怎样的印象?”发布了一项调查。

  我们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任重仅有19%去过民办博物馆,而说起对民办博物馆的印象,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规模小”、“不正规”、“知名度低”。

  简陋、知名度低、不正规,如果民办博物馆的操办者们听到这样一些描述,会是什么感觉?别说他们,可能您听上去也不大是滋味。甚至在我们的微博留言当中,有网友在问,民办博物馆是不是就是山寨博物馆?

  甚至有人提到了去年曾经很火的“冀宝斋”——去年7月初,作家马伯庸发表了一篇题为《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的博文,披露了河北省衡水市二铺村冀宝斋博物馆“令人颠覆三观”的藏品。其中包括“雍正年制”的金陵十二钗大缸、颠覆中国瓷器史的唐五彩人物纹筒瓶、分公母的青花釉里红描金12生肖等。——那个“雷人博物馆”,还好吗?

  冀宝斋出名其实是源于去年作家马伯庸的一篇博客,取名为《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文章讲述了作者本人前往冀宝斋的所见所闻。其中图文并茂地吐槽了博物馆的几十件文物,比如“三英战吕布”变成了“三英战赵云”,比如关公卖相过于卖萌等等,并且大呼这些藏品毁人三观。随后引发了网络上的热议,但是最后支持方和反对方各执一词,至于这些藏品的真伪最终也没有进行鉴定。

  早在去年7月份,冀州市民政局已撤销“冀宝斋博物馆”的民营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证,冀宝斋已闭馆整顿。从整顿至今就再也没有开馆营业,而在去年10月28日,河北冀宝斋博物馆馆长王宗泉在家中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但是,王宗泉生前曾表示,如果文物部门不批,冀宝斋无法以“博物馆”的名义开馆的话,那么他将向其他政府部门申请以“艺术馆”的名义开馆,这样就能绕开关于冀宝斋展品真伪的争议。

  “冀宝斋”的风波之后,这家博物馆没有再开,那些广受质疑甚至让人认为笑料百出的藏品似乎印证了今天我们开头说到的《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文物藏品来源不清、真假不明。但,更多的民办博物馆,究竟是什么样子?记者的街头调查告诉我们,很多人,压根没有去过民办博物馆,可是全国数百家民办博物馆,都在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着?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华夏财经网)
相关新闻
·民办博物馆成为收藏人士的新追求
·近九成民办博物馆不合格:文物藏品真假不清
·东莞欲打造博物馆之城:政府将扶持民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