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关于圆明园石柱回归的新闻曾引起不小轰动。中国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向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捐款1000万克朗(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学术交流。作为回报,该博物馆将在今年9月将其收藏的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归还中国,并存放在北京大学。作为此事件的关键一方,KODE博物馆如何看待这次文物回归及其带来的影响?5月7日,该博物馆馆长卡琳·欣兹博访问北京,《环球时报》记者在北京大学对其进行了专访。 环球时报:在KODE博物馆中,除圆明园石柱外,还有其他中国文物吗?这些文物是如何辗转到挪威的? 卡琳·欣兹博:我们博物馆一共有4000多件不同类型的中国艺术藏品,其中大概2500件藏品都是蒙特将军从中国买过来的。其余的1500多件是从欧洲买的。蒙特将军在挪威出生,22岁到北京,在中国的军队当将军。之后一直在中国住了50年,直到他1935年去世,其间他只回过挪威一次,相当于半个中国人。他在中国当将军的时候,对文物收藏有很大兴趣,买了圆明园石柱,一步步运到挪威去的。 环球时报:据您了解,对于石柱回归中国,是不是有人反对? 卡琳·欣兹博:西方媒体、东方媒体对这件事都有很多报道,可能是因为这个合作形式不仅在挪威很独特,在北欧也很独特。这一次我们和北京大学的合作主要是学术合作,就是说KODE博物馆把这7根柱子转到北大,北大专家帮我们提高对中国藏品的认识水平。挪威媒体对于这次合作很关注,人们对于我们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对于蒙特将军的兴趣最近几个月加深了很多。但没有很多所谓的争议和讨论。挪威对这种合作主要都是非常正面的反馈,可能个别人觉得博物馆的东西不应该让出去,但这只是极少数人。我估计中国媒体对此事的讨论要多很多。主要原因是圆明园在中国人心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挪威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只有500万人口,北京一个城市就有2000万人。所以什么事情在中国都会比挪威大,讨论的范围和热烈程度也会大很多。对于这个合作,挪威基本上都很乐观。 环球时报:有人认为花1000万到挪威“买”石柱太贵。您对此怎么看? 卡琳·欣兹博:这不是买卖。我们不是把石柱用1000万卖出去,这个1000万完全是用来扩大双方文化学术交流的。如果没有黄怒波先生的热情慷慨,就不可能有北大派专家到挪威去研究这些藏品,就不可能加深我们对藏品的认识。所以,这不是一档买卖,完全是两回事。 环球时报:这次采取了非常特殊的方式把文物送回中国,您认为这对以后的文物回归有什么借鉴意义? 卡琳·欣兹博:我不能代替别的博物馆发言,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看,但我觉得这样的合作,在20年前是不可能的,现在人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感兴趣,认为文化交流很重要。现在的交流机会比以前多,全球范围内的联络也比以前更广泛、更便捷。而且,不管是大学还是博物馆,很多理念也和以前不一样。我对这个合作很有信心,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多与中国文化合作的空间,我们开了头,很期待以后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可能会开阔别人的想法,今后可以开创不同类型的合作方式。 环球时报:您了解这些柱子背后的故事吗? 卡琳·欣兹博:这个我们是理解的,我们在研究这些柱子时,也非常重视背后的故事。我们对石柱背后的故事也觉得很悲哀。圆明园那么伟大,那么美丽的地方被破坏掉,我觉得是一个悲剧,人们要记住历史,不仅记住好的正面的历史,还要记住不好的历史,我觉得这很重要。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人民网)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