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深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也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艺术品的网上展示、网上销售、网上消费日益成为潮流。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专注于艺 术品销售的电商已达2000家左右。互联网“让人人都可以当收藏家”的同时,也对传统的艺术品交易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艺术品需求,将是艺术品交易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人人可当收藏家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艺术品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都有点“高大上”。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艺术品消费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有分析认为,按照 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通常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计算,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潜在需求有6万亿元之多,即使用可流动的有效需求只占总需求的1/3这个 假定来计算,中国艺术品市场也有两万多亿元的规模。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传统的画廊经营、现场拍卖等传统艺术品经营形式愈发不能满足消费 者的需求。打造一个全新的、透明的、便利的、低成本的交易平台,既是传统艺术品行业的内在需要,又是广大艺术品消费者的外在需求。互联网恰好为双方提供了 一个可靠的平台。2015年4月,“艺术家公盘”网络平台上线,标志着新型艺术品交易平台诞生;同月,艺术品移动互联创投平台“艺术·能见度”正式上线, 这一原创平价艺术品线上销售、展示平台,已上线15位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专注于艺术品销售的电商已达2000家左右。 移动拍卖APP客户端、微信拍卖服务号、PC端拍卖网站……众多互联网工具为线上艺术品交易提供了支撑系统。拍卖巨头佳士得2014年共举办78场网上 拍卖活动,而2012年仅有4场。2014年,佳士得拍卖网上访客量超过150万人次,许多单次拍卖吸引了2万到3万的访问者。互联网让艺术品可以非常高 效、低成本地进行推广,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营销对象和二次传播载体,而众多拍卖商自身的社交圈资源也都将被激活,从而可 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出快速的社群交叉传播效应。如此一来,互联网带来了销售者和参与者思维的转变,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艺术行业生态社群”。以前难以进入拍 卖市场和实体店的普通艺术品借助互联网平台纷纷登场,而中低端消费者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淘到自己心仪的艺术品。互联网推动了全民艺术消费市场的发展,让原本 高不可攀的艺术品消费进入寻常人家。 围观的多交易的少 尽管线上艺术品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英国希思科(Hiscox)保险公司与英国ArtTactic网站2015年5月发布的《2014艺术品网上交易》报告显示,56%的人表示他们还是更喜欢从画廊等实体空间购买艺术品。82%的在线买家表示,对他们而言,在线购买艺术品最大的障碍是不能够检查准备购买的艺术品实体。由此可见,真正的高端艺术品离网络还有不小的距离,在线艺术品消费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如何保证货源充足,如何鉴定艺术品的真伪、艺术家的资质等,都是制约网上艺术品交易的现实问题。以微信拍卖为例,微信朋友圈中动辄有画商推荐自己代理的 艺术家作品,标价都很高,每幅通常过万元,可是很多画的作者并不为人熟知,单纯通过微信上的图片,也很难辨别画作的真假优劣,所以很多时候围观的多,真正 交易的少。也正因为如此,业内不少艺术品电商其实还在亏钱,要靠其他业务来弥补亏损。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行业跟互联网思维本身就有相矛盾的地方。互 联网的核心在于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而购买真正顶级的艺术品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评估、中介等环节也就必不可少。 艺术 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艺术品消费的目的除了投资收益外,还有艺术审美。艺术品电商、微拍等往往注重用户的流量导入,却忽略了艺术品的精神内涵,注重艺术品 的消费指数,忽略了对消费群体的艺术熏陶和培养,这和传统的艺术品消费在精神和文化上形成悖离。如果艺术品电商缺乏对艺术品本质属性的体悟,长此以往,就 会导致艺术品线上交易生态循环机制的紊乱和后续乏力。 此外,网上艺术品交易目前也缺乏行业标准和法律保障。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几乎没有 成型的专门法律,与网络拍卖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是空白。网络拍卖属于拍卖,但我国《拍卖法》有些规定并不适合它。按照《拍卖法》规定,拍卖成交,买受人要与 拍卖人签署《拍卖成交确认书》。如果网络拍卖的全部过程仅通过互联网进行,那么所谓的“成交确认书”就无法当面签署。另外,还有诸如退货政策不完善、物流 配送问题、可信调查(作品状况报告、真品凭证)缺乏等,这些都是在线艺术品交易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满足个性化的艺术品需求 让人们像网购衣服一样网购艺术品,就目前来看,还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互联网已经开始改变艺术品的行业生态,艺术品企业如何抓住时机,利用互联网思维重塑 行业进而实现转型升级,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艺术品不仅是商品,更具有一种精神属性。互联网时代恰恰是张扬个性的时代,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满足消费者 个性化的艺术品需求,既回归了艺术消费的本质,又能够开启人人都是收藏家的艺术消费时代,能够让艺术品消费真正从小众走向大众。 从技术 层面看,当下既懂互联网技术又懂艺术品鉴赏还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太少,这成为制约线上艺术品交易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可以尝试高校、 行业组织、艺术品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复合型艺术品交易人才。当然,如何培养和改变人们的艺术品消费习惯和消费方 式,如何让线上平台的体验更大程度接近实体平台,以及保证售后服务,也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艺术品线上交易市场需要相 关政策法规的有效引导,同时也需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线上艺术品交易的管理部门,建立在业界具有权威、消费者认可的评估队伍及担保部 门,确保交易环节艺术品的真实性和售后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同时,还要建立信用体系,形成一个信息公开、交易透明、秩序规范的艺术品征信系统。行业自律也不 可少,要通过行业组织制定行业公约,进行自我监督和彼此监督,从而规范艺术品线上交易行为。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品交易是个新课题。为了避免无序竞争和混乱发展,行业组织要与政府部门携起手来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及远景规划,推进中国艺术品线上市场的文化体系建设,尽快实现艺术品市场的优化整合。 (刘彤,作者为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光明日报)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