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所乡村小学。低矮的教室。一个听课的小男孩。男孩托着下巴,睁大眼睛盯着老师的眼睛:喜怒哀乐尽在老师眼里。好奇怪!小男孩不由的拿起笔,连连画起了老师那双充满丰富表情的眼睛。课后,同学们看着他画下的眼睛,声声称奇叫妙。
由此男孩的心田里便植下了一支画笔,他要让此笔,发芽,开花,结果。此后,他学校里画,家里画,白天画,晚上画,画人画物,画鸟画树,画山画水。终于,他画进了中学,继而又画进了江南某大学的艺术系。他如鱼得水,学艺倍加刻苦,画技日见提高。毕业前夕,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成功的举办了个人画展。面对着声声赞许,他未见笑意,而是低首沉思于一位老师送来的“学无止境”条幅前。
1993年,他沐着金秋艳阳,来到了大沙河南岸的一所中学,开始了美术教学的新生活。教学中,他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他以为,教学需创新才有出路,才有希望。几年来的苦苦探索和实践,他形成了独具的教学风格。据实例,去年县优质课评选荣获二等奖;前不久,县里人来听其讲课,亦赞誉多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学年他把全校40多名后进生组成了美术兴趣小组。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这些学会的两次素描习作展,竟令全校师生和家长惊喜不已,而对这些学生便也刮目相看了。几年来,他组织学生画展10余次,学生习作20余件获各级奖;有美术专长的20多名学生升入高一级对口学校。
教学之余,他坚持美术创作。他认为,教学与创作相容,则互相促进。每日夜深,他便静下心来,把灵感和情感的色彩尽兴的涂上画板。平时,他对前人的典范之作,迷于赏,痴于品,以求心悟神通。同时,他于节假日,背上画板,走农家,步果园,涉河沙,立街头,以纳时代之风,寻创作之源,得运技之笔。
我的小舍里挂着他赐的一副《兰草》:一块瘦石,石上有隙,隙间生兰,兰舒叶壮,叶间挺茎,茎端绽花,花黄几点。清清淡淡,空空灵灵,不见尘世,然有暗香涌动。一日,一友人来访,看其画便问其人。我道:“细品其画即之其人。”友人观画良久,连连颔首,接着又指着画上一铃说道:“这人名字好怪,北子。”我则道:“此人的真实姓名挺美——王子龙。”(牛之如于2000年6月写)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