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堰市郧阳区胡家营镇洄水沟村,有座著名的渣山,是从清朝时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数百年间,开采云盖寺绿松石矿藏后留下的尾矿堆,约有六百万方,当地人给其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渣子洪,极言其大。 近些年来,由于绿松石价格暴涨,原本无人问津的渣山,在当地人眼里,竟然成了一座“宝山”,每天数百人来到这里翻捡矿渣,寻找遗落其间的绿松石渣片。这些拾荒者们用电机抽水洗渣寻宝,污水横流,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为争夺资源,这里经常发生打斗事件,渣山还经常滑坡,多次将人塌伤,留下巨大安全隐患。 [每天数百群众渣山寻宝] 昨日上午,记者深入实地探访。一走进胡家营镇洄水沟村,就见河里的水浑浊异常,全是泥浆。 知情人士介绍,这里原本是青山绿水,自从群众进山洗矿渣后,河里的水就再也没有清澈过 了。不仅人畜不用能饮用,鱼虾也不能生存,就连给菜地浇灌都不能用。而这条河直接流入汉江,是南水北调水源地的重要源头之一。 进入洄水沟村三组,只见沿途小河旁被挖了很多蓄水池,里面接通了很多根水管,电机抽水时发出很大的轰鸣声。记者初略统计,约有三四十个这样的蓄水池,每个蓄水池里都有多根水管,直接连通到渣山上。据介绍,这是上山洗矿渣的群众私自架设的,从山下抽水到渣山,用水来洗矿渣,从而将绿松石捡出来。这些污水全都流入小河,注入汉江。 当地招商引资过来的一家砖厂是进入渣山的必由之路,在这家砖场围墙外的一片空地上停满了摩托车,这些全都是进山捡矿渣群众的座骑。记者粗略一数,竟有140多辆。 渣山上满是捡矿渣的群众,三五个一伙,七八个一群,一边用水管冲洗矿渣,一边用铁耙翻捡。每捡到一粒绿松石,就会引来一阵惊呼声。附近群众说,这还是少的,最多的时候,山上每天有四五百人同时翻捡矿渣,大风一刮,尘土弥漫上空。 记者跟多名捡矿渣的群众攀谈。他们说,这个地方原本无人问津。这几年绿松石价格涨了,才到这里来捡矿渣。碰到运气好的时候,每天捡的绿松石可以卖几千元,差的,一天也可以卖几百元,“又不怎么出力气,比打工强多了。” 但投入也比较大,从山下挖一个蓄水池,买回电机,敷设水管,牵到山上来,一次性需要投资上万元,“不过,运气好的话,几天时间都把本钱捞回来了。” 在渣山的半山腰有一处约四百平方米的平台,拾宝者在这个平台上搭起了十多个简易窝棚,在此安营扎寨,有睡觉的,有做饭的,也有打牌娱乐的,山上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无序翻捡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群众无序翻捡矿渣,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在记者三个多小时的实地探访中,不时有盆钵大小的渣石从山顶滚落下来,从记者脚旁滚过。渣山原本是松散的,经过群众翻捡,再加上用水反复冲洗,渣山经常发生小规模山体滑坡,记者就两次险些滑滚山下。 捡矿渣的群众安全意识极为淡漠,造成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多名在这里捡渣的群众介绍,这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群众被渣石砸伤的安全事故。为了抢夺好的矿面,还不时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有人还被打伤。 记者探访当日,因时至正午,烈日当空,在渣山的半山腰,一对小夫妻正斜躺在棚子下休息。在他们的后面,就是高耸的渣石,上面捡渣的群众一矿车一矿车地向下倾倒矿渣,随着上方的流水渗漏,随时有垮下来的危险。而其右侧,堆积成堤的渣石堆随时有垮塌的可能,在记者的一再提醒下,他竟说:“没事的,习惯了。”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