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明 吕洋/辽沈晚报 网上买来收藏者信息,先说要收集藏品拍卖,再让你帮助寻找“金玉宝瓶”,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诈骗“话术模板”,一步步将诈骗对象的防备心理一点点打破,变成口中的“羊”。 辽宁警方破获一起电信诈骗案,7个人组成的犯罪团伙,分别冒充“香港拍卖行”、“香港收藏品公司”、“上海收藏家”等各种身份,目的就是设局,让收藏者走入早已编织好的陷阱。 警方将该犯罪团伙擒获的同时,找到该团伙诈骗使用的“话术模板”,将这个一环连一环的“局”彻底揭开。 “香港拍卖行”来电求购“金玉宝瓶” 2016年4月,家住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的居民张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您好,我是香港九龙拍卖行下属的中国国际典藏天下的工作人员。” 对方自报家门后,告诉张某,听说张某爱好收藏,并且有很多珍贵藏品,询问张某是否愿意拿出来拍卖。 张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将自己家收藏的藏品悉数汇报给对方,对方表示需要核算价值,稍后回复。 过了一会儿,对方来电话告诉张某,经过核算,张某的藏品价值70万元,同时提出,“会有专门的人上门来取藏品拿去拍卖。” 满以为藏品升值,可以赚一笔,张某等待着对方再次联系。谁知对方联系得很快,询问,“您的收藏里有没有金玉宝瓶?”对方强调,有一个香港的收藏家委托拍卖行正在寻找这件东西,“买家出40万。” 张某并没有这件藏品,于是对方又提出,如果张某可以帮忙找到这件东西,也可以收购。 没 过多久,“拍卖行”再来电话,“我们知道谁有,你跟他联系收购来,然后卖给收藏公司。”并给了张某一个电话号码。张某联系后,对方自称是上海的收藏家,确 实有“金玉宝瓶”,如果要买,可以14万卖给张某。张某信以为真,但是苦于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于是找到“拍卖公司”,一位自称经理的人和张某商量决定, “你有5万,我个人借你1万,公司给你担保8万。”两人商量,张某和这位“经理”分别给上海的“藏家”汇款,同时“拍卖公司”向“藏家”担保8万,待“金 玉宝瓶”顺利转手后,再付清余款。张某将钱汇给“藏家”后,果然收到一个“金玉宝瓶”,但是说好的香港收藏公司却迟迟没有和张某联系。张某急了,主动和对 方联系,却被多种情况推脱,“银行账户出了问题”、“去你家收东西的经理半路出了车祸”,再后来竟然完全失联。 14万买的“宝瓶”竟是玻璃工艺品 张某觉得蹊跷,找到了警方。当地警方先请了鉴定专家,原来张某收到的“金玉宝瓶”不过是一个用玻璃冒充玉石制成的工艺品,且做工粗糙,一文不值。 张某发现被骗,警方同时组成专案组,立案侦查,围绕着资金流向和通讯记录展开大量侦查,发现原来这起案件中涉及的“香港拍卖行”、“香港收藏公司”、“上海收藏家”竟然全部都在北京。 7人团伙诈骗:作案30余起涉案100多万 2016年7月21日,专案组展开收网行动,在北京市昌平区一出租房内一举端掉电信诈骗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吴某某(男,30岁,陕西人)等7人。 经 过审讯,吴某某等人供述,除了张某被骗,自2016年3月以来通过网络购买收藏品爱好者信息,利用网络电话冒充收藏品公司工作人员,以帮助其高价拍卖收藏 品为由取得受害人信任,向其推销钱币、“金玉宝瓶”等物品的手段,对辽宁、山东、陕西、浙江、新疆、西藏、内蒙古、河北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被害人进 行诈骗,作案30余起,涉案金额100多万元。 警方提醒:香港拍卖公司怎么能在内地征集文物? 辽宁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田野介绍,近年,以香港拍卖公司在国内征集收藏品的电信诈骗骗局经常发生。 文物拍卖行业属国家严控的特种行业,骗子是无法注册文物拍卖公司的,所以当别人问其资质时,他们会想出各种理由来迷惑对方。 如果真是香港的拍卖公司,要在内地征集文物拍品,只有两条途径可走,要么是在内地开一家具有文物资质的公司,要么是和内地一家有文物资质的公司合作。 国家对文物等收藏品的监管如此之严,怎么可能让香港公司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在内地征集文物? 因这些公司披着合法的外衣,行骗手段隐蔽,给查处、取证带来很大困难。如遇此类公司,可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立即打电话报警。 犯罪手段揭秘:7人冒充3种身份设局 据警方介绍,在对该团伙7名犯罪嫌疑人审讯中得知,张某在该案件中是唯一的“羊”,与其联系的多个人都是该团伙成员冒充的,而张某一步步落入圈套,到最后完全落入局中,实际上是被对方一步步牵引。 其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吴某某是这个局的设计者,同时在局中扮演香港的“拍卖行经理”,也就是吴某某在张某没有足够资金去收购14万的“金玉宝瓶”时,在电话中一次又一次向张某确认,张某可以拿出多少钱,并承诺个人借给张某1万元,并且以公司名义为张某担保。 而这些,全部都是骗局。吴某某从未去过香港,另外的“拍卖行”员工、“香港收藏品公司”和上海的买家,全部都是吴某某按照设局的需要,由其团伙人员假扮的。 骗子给你下套:有专用模板 警方在对该犯罪团伙北京的住处进行搜查时发现,该团伙在进行电信诈骗设局过程中,吴某某为其他同伙设计了专门的“话术模板”。虚假交易利用话术建立信任,如: (去电话看中藏品,如果客服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客户会主动给客服来电话,相反没有建立好信任关系不会主动来电话) 客服:“给您来电话是咱们合作单位通知我说有买家已经看中您的藏品了,已经把价格谈好了是吧,那您怎么不给我来电话呢,我是您的客服啊,我们的信息要共享,您看我这边一有最新消息都是立马通知您的。” 客服:“咱们合作单位拍卖行主任通知我,买家已经把您成交总额的50%定金打到拍卖行的财务部了,来电话通知您一声。剩下您什么时候方便给您的买家去个电话把时间定一下,定好了我就催着拍卖行给咱们制定合同预约专家。在没有成交之前,您买卖双方是不能动这个定金的。” 已经开始设局,“客户”被请求帮忙找收藏品 (如果客户说:“买家让我帮忙打听×××藏品,信息是这样的,你帮我问问看有没有?多少钱愿意卖?”) 客服:“因为咱们单位是专门给藏友出手的,也不发行什么藏品。这样吧,我通过之前参加的一些老藏友,帮你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打听到我不敢保证。从刚才您描述的信息来看是挺珍贵的,而且发行数量少,能不能打听到回头都给您回个电话好吧。” 骗子已经准备收网,骗取受害人的定金 客服:“我跟您说,您说的这个东西确实不好打听,我把之前成交的一些老藏友电话都打的差不多了,最后在××省的一个藏友那问到了,不知道跟您描述一样不?” (“对,就是这个,太好了。那个藏友多少钱愿意 出手?”) 客服: “我这个老藏友人家本来是不想出手的,之前人家花了那么多钱收藏,打算一直留下去的。我去年帮他出手过藏品,关系处得挺好的,我给他说好多好话,最后人家 说卖我个面子才说愿意出手的。他当初花了×××钱收藏的,他说您诚心要就×××给您。他说东西太贵重了,必须得先收到一部分定金才敢把东西给您寄过去。”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辽沈晚报)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