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欣赏中国画,是衡量中国人有没有艺术鉴赏力的标准之一。鉴赏中国画,要求鉴赏者具有一定的学养、才识和格调。一幅中国画,先观大概,布局要和谐,是否有作者的个人风格,意境、意趣要深远。意境或意趣是鉴赏者对一幅画的最初印象,好的意境或意趣,让鉴赏者想细细看下去。任何好的笔墨技巧是为了表达意境或意趣服务的。而风格是一个国画家有别于另一位国画家的特色所在,也是检验一个画家成熟与否的标准。中国画大师的作品无一不有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布局是作画的战略,是一幅画在表现上最关键的部分。假如左边画一块巨石,右边画一只小鸟,加些小草,在下面题上几个字,盖上印,画是完成了,即使笔墨精妙,颇有意境,可布局不当,画面失去平衡,让鉴赏者难受,就不算成功的中国画。大师潘天寿的画,极重意境,一山一石,一虫一鸟,无不展现着万物的生机与自然界的诗意。他的画多险,多奇,多重,通过各种物象,在激烈的冲突中一一化解,最后画面归于平衡与和谐。他的大画雄伟奇逸,常常给鉴赏者震憾般的审美感受。 其次看造型与线条。造型过于失当,人不象人,山不象山,树不象树,即使布局好,线条好,仍不入妙品。造型要不失情理,线条要自然生动。但是,自然生动的线条有各种风格,有的秀美,有的苍老,有的古朴,有的厚重,有的飘逸,这些线条通过表现不同的物象,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在这些线条中,都要书法美感。概括性地说,吴昌硕的线条古拙,齐白石的线条苍老,潘天寿的线条凝重,范曾的线条俊逸。 没有书法功力的中国画作者,线条常常软弱、油滑、稚嫩,这些线条所表现的物象内涵就大为贫泛。这种画在旅游景点或工艺品商场常见,为数不少的画品低下的中国画作者,制造了大量低劣恶俗的中国画,极为恶劣地败坏了中国画的声誉与市场。 再看墨色的变化。有的劣画,常常局部一片死黑,没有任何变化,淡墨散淡而不空灵。好的中国画,讲究黑分五采:焦、湿、浓、重、清。焦墨画只宜于写生的便利,作为山水素材收集是可行的,任何人的焦墨山水都不可能成为中国画的上品,作为完整的中国画,焦墨画在神韵上大打折扣。象张仃的焦墨山水画,让人感到口渴。齐白石的小品花鸟写意画,意趣绵长,他极精于用墨、用水与用色,他手中的毛笔在生宣上变化无穷,让鉴赏者数十年后仍感觉到画面的湿润。湖南乡下曾经有一个农民花鸟画家王憨山,作画气势大,布局佳,笔力也很刚健,但变化过少,直来直去。他不善于用水与用色,画面有火气。他说“作画墨与色要给足”,可他给得太足了,常常见他的画面墨黑一片或大红一片,他的画有强烈的风格,但画品不高。 中国画以用墨为上,用色次之。好的中国画,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由于中国画不以写实为能,用色不能过于写实,不能与黑线表达的物象不谐调。一般色中少许加一些淡墨,使色彩沉着高古。范曾画人,脸上的色彩不全是粉红色,加有淡花青,衬景用色也是花青加朱磦,甚至加些淡墨,都是为了色调高古沉着。如果人脸用白粉加曙红,背景的草木用绿色,山石单用花青或赭石,那就俗气了。工笔花鸟与人物画,同样要讲究轮廓的线条与物象的设色。好的中国画的设色,或沉着,或高古,或典雅,大体上不能象油画或水彩画那样用色。要设色的中国画,墨笔部分不能画得太过,要留些东西给颜色去表达,而单纯的水墨画则要尽情挥写,加色便成多余。 最后看题款与盖章的章法。题款看书法功夫与文字内容是不是高妙,盖章极有讲究,盖的位置恰当,是锦上添花,盖的位置不当,是佛头著粪。 如果画装裱了,还要看装裱的工艺,绫纸的搭配,画幅是否平整,长短宽窄是否和谐。画装了镜框,则鉴赏镜框材料是否精致,做工如何。好画却装裱拙劣,毕竟是一件遗憾的事,好象高人韵士穿一身烂衣服,风神是要大为逊色的。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华夏收藏网) |
视点
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