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老凤祥”的金字招牌在上海滩吸足了人们的眼球,“老凤祥”是“成色准足、款式新颖、公道诚信”的代名词,风靡华东地区。据说在如今的南京东路432号老凤祥银楼总店,那时已有店员40多名、库存黄金数以万两计,日销售黄金曾达到千两。上海老凤祥前身“凤祥裕记银楼”,于1848年(清道光廿八年)创建于上海大东门(今黄浦区方浜路)。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迁至大马路抛球场望平街(今南京东路山东路口),更号为“凤祥怡记”。此后曾相继更号为“植记”和“庆记”,于1908年(光绪卅四年)迁址南京路盆汤街(今南京东路432号),重新恢复“凤祥裕记”字号,这一旧址延续至今。 1931年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家族祠堂落成典礼时,特意向老凤祥定制了中型水缸尺寸的银鼎礼器,如此破纪录的大型的银器,当时上海其他银楼都望而却步,唯独老凤祥接下了这笔生意,成为当时上海银楼行业的一个创举,令同业望尘莫及,由此老凤祥银楼在声势上超越了杨庆和,裘天宝等其他著名的老店,成为上海滩最负盛名的顶级银楼。 到1949年前为止,凤祥银楼共在上海设立了三家分号:老凤祥:开设于南京路,字号“裕记”。
南凤祥:1898年(光绪廿四年)开设于大东门的“老凤祥银楼”原址,字号初为“恒记”后易为“和记”。 新凤祥:1911年开设于南京路香粉弄口(今南京东路浙江中路附近),字号“德记”。
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宣布实施经济紧急措施,银楼业动荡不定,市场大萧条,“老凤祥”因黑市沸腾,禁例品多等因素关门歇业。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博评级过程中,凤祥金条不仅仅出自上海一地,南京、汉口、西安、郑州、重庆等多地均有属地金条实物遗存(如本文中图片所展示),这似乎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凤祥银楼以上海为中心向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的路径,亦足见凤祥银楼名噪一时的繁荣局面。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凤祥银楼迎来了新的契机。1951年,人民政府完全控制并整顿了上海金融秩序后,决定让部分银楼重新开业,服务于大众。于是,解放后大上海的第一家银楼又在南京东路老凤祥银楼原址盛大开业,老凤祥成为全中国唯一一家延传一个半世纪的银楼!此后不久转为国营。直至文革之前,老凤祥银楼许多金银产品都被人们熟知或追捧。例如,金银毛主席像章。最早出现的金质毛泽东像章,奠定了老凤祥在领袖像章制作领域中的地位。还有大家所熟知的人民大会堂五星葵花顶灯,也是老凤祥的杰作。 1996年4月19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在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新时代中的老银楼又开始焕发出新的风采! (编辑:盘古收藏网 来源:华夏财经网) |
视点
商讯
|